教 学 大 纲

《国际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专业本科生适用

 

   Ⅰ.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性质为国际经济法学科方向性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原理,熟悉国际税收协定、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制度规定,理解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逃税和避税以及国际税收争议等国际税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并能初步运用所学国际税法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分析说明国际税收法律现象,解决处理国际税法实务问题。

 

    Ⅱ.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余作业练习和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课堂讲授要求对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进行阐释说明,对国际税收协定和中国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主要规则内容、意义和适用问题等进行分析。课余作业练习旨在使学生巩固和理解国际税法知识原理,案例分析和讨论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现和分析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国际税法知识原理,适用国际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规定处理国际税收法律实务和争议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和具备如下知识和技能:

    识记  国际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法律渊源;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居民身份确认标准、有关所得的来源地的认定标准;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产生原因、危害;双重税收协定的效力范围和解释规则;协调各类跨国所得和财产征税权冲突的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饶让抵免的概念及作用;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含义、方式及管制措施;转移定价税制的内容等。

    领会  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与特点、各国兼行属人和属地性质税收管辖权的意义、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意义、税收协定的意义与作用、税收协定与国内法的关系、常设机构原则的含义、实行限额抵免制度的重要性、防范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必要性、发展国际税务合作的重要性等。

    简单应用  分析双重税收协定如何就各类跨国所得在缔约国双方之间分配征税权益及其法律意义、如何运用免税、抵免法具体计算跨国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综合应用  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关系的原理,判断有关交易所得的性质和应适用的国际税收协定的条款,确定跨国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Ⅲ. 课程主要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章  国际税法导论(2课时)

 

一、国际税法产生的条件

二、国际税法的概念与渊源

三、国际税收法律关系及其特点

四、国际税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五、国际税法与国际税法学

 

第二章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2课时)

 

一、税收管辖权及其表现形式

二、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纳税人身份的确定

三、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四、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五、国际重复征税的表现形式与危害

 

第三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4课时)

 

一、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范围

二、征税对象与税率

三、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五、个人所得税制的问题与改革

 

第四章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4课时)

 

一、纳税人与纳税义务范围

二、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三、资产的税务处理

四、税率与税收优惠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征税管理

 

     

第五章 国际税收协定(2课时)

 

一、国际税收协定概述

二、双重征税协定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双重征税协定的解释问题

四、双重征税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第六章 各类跨国所得征税冲突的协调(6课时)

 

一、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协调

二、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冲突协调

三、跨国投资所得的征税冲突协调

四、跨国不动产所得、财产收益和其他所得的征税冲突协调

 

第七章 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4课时)

 

一、免税法

二、抵免法与抵免限额

三、直接限额抵免方法

四、间接限额抵免方法

五、税收饶让抵免

 

第八章 国际逃税与避税及其防范(4课时)

 

一、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

二、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交易及其法律管制

三、避税港基地公司与“受控外国公司”税制

四、资本弱化及其规制

五、滥用税收协定与反滥用条款

六、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与税款征收协助

 

第九章 解决国际税收争议(2课时)

 

一、国际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种类

二、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国内法程序

三、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国际法程序-相互协商程序

四、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国际法程序-国际税收仲裁